12月15日,以“变废为宝 ‘圾’时行动”为主题的“筑绿先锋”志愿服务活动在贵阳生态科普馆举办。来自贵阳市同在城市扶困融入中心胶椅山儿童中心的小朋友,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州理工学院等高校志愿者参加活动。
“小朋友们知道香蕉皮有什么变废为宝的神奇作用吗?它可以用来擦皮鞋、皮衣......”
活动现场,贵阳生态科普馆工作人员围绕如何废物回收且变废为宝主题,向小朋友们讲述了为什么要进行废物回收,生活中变废为宝的例子和好处。通过展示奇妙的废旧物品改造实例,开启小朋友们对垃圾新生的认知之旅,引导小朋友树立“万物皆有再用可能,垃圾亦能创造美好”的环保意识。
活动中,小朋友们围坐一起,运用废旧的纸杯、塑料瓶、鸡蛋蛋托、树枝等废旧物品,在志愿者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如何让这些看似无用之物重焕光彩。
当拿着由咖啡杯托改造而成的“生态圈”,刘喜瑞脸上洋溢着喜悦。他将杯托从中间一分为二,一边展示鸟类吃农作物导致人类捕杀鸟类的情景,一边展示因捕杀鸟类爆发蝗虫灾害的情景。“我想表达的是,人类不能破坏生态圈的平衡,否则会自食其果,人要跟大自然和谐相处。”
贵阳市同在城市扶困融入中心胶椅山儿童中心相关负责人邢海梅介绍,该中心主要为城市外来务工随迁儿童提供教育成长支持,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孩子们了解贵阳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拓宽知识面,提升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据悉,贵阳生态科普馆每月都会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志愿服务系列活动。12月以“变废为宝 ‘圾’时行动”为主题,开展了各种有关垃圾分类的趣味游戏和利用废旧物品开展“变废为宝”的手工活动。通过活动,树立参与者资源回收再利用的理念,提升垃圾分类意识,在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氛围中传播生态文明理念。